首页 > 公务员> 中国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反映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

A.位序-规模分布理论

B.集聚-扩散效应理论

C.中心-外围分布理论

D.共享-外部效应理论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反映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主要有()。

A.城市规模

B.城市体系

C.城市密度

D.城市布局

E.城市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对某城市所拥有的加油站的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加油站总数的增长和城市人口总数的增长之间不是简单
的线性关系,前者的增加倍数是后者增加倍数的0.77次方倍,例如某城市的人口总数增加10倍,其加油站总数就会增加到1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5.9倍;如果人E1总数增加100倍,加油站总数就会增加到10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34.7倍。 由此可以推知()。

A.加油站数量的增长速度可能满足不了成倍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求

B.若城市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其加油站的总数不会增加

C.城市规模越大,加油站数量增长幅度越小

D.加油站增长总数与人口总数存在非线性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某城市所拥有的加油站的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加油站总数的增长和城市人口总数的增长之间不是简单
的线性关系,前者的增加倍数是后者增加倍数的0.77次方倍,例如某城市的人口总数增加10倍,其加油站总数就会增加到1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5.9倍;如果人口总数增加100倍,加油站总数就会增加到10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34.7倍。 由此可以推知()。

A.加油站数量的增长速度可能满足不了成倍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求

B.若城市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其加油站的总数不会增加

C.城市规模越大,加油站数量增长幅度越小

D.加油站增长总数与人口总数存在非线性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符合城市()法则。

A.位序一规模

B.位序一规律

C.规律一规模

D.规模一位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城市易损性是通过对城市规模、发展状况的评价来反映城市在遇到灾害时可能受到的损失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是指城市的主要职能,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A.城市性质B.城市规模

()是指城市的主要职能,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A.城市性质

B.城市规模

C.城市规划

D.城市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

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调,是根据五度相生的规律而来,C大调是由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调,又称为“基本调”,它因音阶的各音级与基本音级相符合,所以调号没有升降记号。其它调可以C调为基本调,按照五度相生的规律推算而来,这里的五度是指音与音之间的纯五度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原始社会规范不能称为“法”的原因为()。

A.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B.它并不是一种社会规范,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C.它没有反映原始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和意志

D.它并不用于调整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在于调整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知识是认知活动的主要成果。它是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反映。认知
活动虽然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但必须力图排除主体因素对于认知内容的干扰。科学的认知内容不以主体的具体状况为转移。认知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外在关系决定了知识具有客体性原则由此可知()

A.知识的客体作为反映的内容,不掺有客体以外的其他内容,知识具有依赖于主体特征的客观普遍性

B.知识的客体与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C.认知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主体决定了客体的认知活动

D.认知活动中,知识具有客体性,认识具有主观性,必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较好地认识客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密度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
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下列关于这段话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口的数学密度是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

B.阐述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C.概括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D.人口密度的缺陷之一是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份 正确答案是B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D都能够在原文中找到,是符合文段理解的,排除;B项中的“人口密度的表现形式”在文段中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正确答案为B;C为干扰选项,正因为“人口密度”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所以“补充性密度指标”才会产生,此项符合文段意思。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