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大肠造口术后患者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下列哪项:()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汽车

E.以上均可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大肠造口术后患者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下列哪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结肠造口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为A、术后应立即保持造口开放状态B、取右侧卧位以防粪便流出C、以氧化锌

结肠造口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A、术后应立即保持造口开放状态

B、取右侧卧位以防粪便流出

C、以氧化锌软膏涂抹保护外翻肠黏膜

D、观察造口肠段有无出血、坏死与回缩

E、术后次日开始应行造口扩张以防造口狭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性,前列腺术后。术后安置的气囊导尿管拔除应在A、24小时内B、24~72小时C、5~7天D、10~21天E、25

患者,男性,前列腺术后。术后安置的气囊导尿管拔除应在A、24小时内

B、24~72小时

C、5~7天

D、10~21天

E、25~30天

术后,有耻骨上造口,应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此时应A、从尿道插管处注入,由耻骨上造口处排出

B、从耻骨上造口处注入,由尿道插管处排出

C、从尿道插管处注入,仍从尿道插管处排出

D、从耻骨上造口处注入,仍从原处排出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术后早期进食,不同疾病存在不同差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结肠和胃手术,术后4h就可以进食

B.术后早期,可以进食后,可以通过口服营养补充(ONS)达到患者的目标需要量

C.所有患者术后1周,通过饮食或ONS不能满足需要量的90%以上,需行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

D.对于能经口进食的术后患者,回家后不需要再进行ONS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结/直肠癌根治腹壁造口术后,造瘘口疝或造口旁疝的理想治疗方法是A.调节饮食结构B.定期扩张造瘘口

结/直肠癌根治腹壁造口术后,造瘘口疝或造口旁疝的理想治疗方法是

A.调节饮食结构

B.定期扩张造瘘口

C.腹腔镜下植入补片

D.加强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对症处理

E.每次排便后定时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造口皮肤并擦干,保持清洁干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不是造口旁疝术后造口并发症的有()

A.造口周围皮肤损伤

B.造口水肿

C.感染

D.血清肿

E.造口脱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16岁,学生,外阴肿胀、疼痛2天,排尿和行走困难1天,妇科检查大阴唇红肿,压痛,有波动感。最有
可能的诊断是A、巴氏腺脓肿

B、前庭大腺囊肿

C、急性非特异性外阴炎

D、尿道旁腺脓肿

E、前庭球囊肿

治疗和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卧床休息

B、局部坐浴

C、口服抗生素治疗

D、首选剥除术

E、切开引流造口术

针对该患者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急性期卧床休息

B、切开引流处每2天换药1次

C、外阴擦洗每日1次

D、阴道冲洗每日1次

E、术后1:8000呋喃西林溶液坐浴每日1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对于造口水肿患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度水肿患者可使用10%的盐水湿敷

B.重度水肿患者可使用3%的盐水湿敷

C.重度水肿患者可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D.轻度水肿患者,可暂不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结/直肠癌根治腹壁造口术后,为避免造口狭窄应A.调节饮食结构B.定期扩张造瘘口C.腹腔镜下植入补片

结/直肠癌根治腹壁造口术后,为避免造口狭窄应

A.调节饮食结构

B.定期扩张造瘘口

C.腹腔镜下植入补片

D.加强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对症处理

E.每次排便后定时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造口皮肤并擦干,保持清洁干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可以无条件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交通工具。

A.因履行职责

B.在任何情况下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

D.担任领导职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如已确诊为直肠癌,并采用结肠造瘘的手术方法,术后三天内应特别注意()。A.维护造瘘口皮肤清洁B.

如已确诊为直肠癌,并采用结肠造瘘的手术方法,术后三天内应特别注意()。

A.维护造瘘口皮肤清洁

B.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性质

C.观察造瘘口处血运情况

D.血象变化

E.生命体征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