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六级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承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承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

答案
收藏

B、强化皇权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承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反映了()

A.地方权力增大

B.相权不断加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不断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以初三古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侍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发展的特点是()

A.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形成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C.重用亲信近臣,相互牵制

D.废除宰相制度,仅分六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设行中书省

B.设立东厂

C.废除丞相

D.设立锦衣卫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张亦帆同学查阅了《厂卫机构危害之浅谈》《朱元璋杀胡惟庸废丞相考辨》《八股文与学术论文》等论文,准备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儒

B.浅析闭关锁国

C.略谈明朝专制统治的加强

D.浅谈清朝集权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