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②重视

暂无答案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做设计实验时,要求学生要在查找和阅读参考材料的基础上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搞懂有关原理并自行推证有关理论,确定实验方法,选择配套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实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B.——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C.(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

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1)东欧剧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材料分析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材料后的问题.本题共10分)材料一2009年2月19日18时

材料分析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材料后的问题.本题共10分)

材料一2009年2月19日18时起,广州发生多起疑似“瘦肉精”中毒事件,导致70人发病.有关部门查明,导致中毒的生猪来自湖南,通过天河牲畜批发市场进入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场进行售卖.针对广州生猪交易市场最近检测出“瘦肉精”超标事件,近期广州市加大屠宰厂、养殖场抽检力度,《江门市防范“瘦肉精”中毒工作方案》目前正在制定,出台后将更有效防控“瘦肉精”超标事件发生.

材料二“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急部署了善后处理工作,成立了处理奶粉事件领导小组,深入群众,认真调查,同时要求全力救治患儿、查封问题奶制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并在追查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责任人,免去石家庄市委主要负责人职务,同意质检总局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请求.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维护食品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

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l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__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___河道,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__水库调水,经过__________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二之以礼,有耻且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二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以说明,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2)材料二体现了苟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说明。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冶世主张?并从这段材料中引用一句和材料四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

(4)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策倾向于哪一{料中的观点?结合这则材料阐述被选择的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大学从某师范大学小学专业毕业后到某市一所实验小学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大学从某师范大学小学专业毕业后到某市一所实验小学任教。由于小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学校领导很快就把一个实验班交给她,让她负责实验工作,同时兼当班主任。很快地,小李发现自己的工资微不足道,班里的任何一个家庭条件都比她优越,于是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家长暗示她工作多么辛苦,进而向家长讨要好处费。她把大把的精力花在如何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而对班级工作却放之任之,严重影响了班级活动的开展和教育实验的进行。更严重的是,她上课不好好上,该讲的知识点不讲,而下课后给她带的学生讲,结果家长们只好将孩子送到她家里补课。另外,她经常巧设名目,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费用。为此,家长、学生、同事对她意见很大,给老师这个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问题:

试从教育法律法规视角对小李的做法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内容标准是: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部分内容: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同样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1.沉淀的生成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例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除调节pH使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外,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阅

思考与交流

利用生成沉淀分离或除去某种离子,首先要使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够发生:其次希望沉淀生成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042-你选择加入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

2.以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判断沉淀能否生成可从哪些方面考虑?是否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全部通过沉淀除去?说明原因。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必修化学2和“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度”“盐类的水解”等知识。

要求:

(1)回答材料二中“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

(2)完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街道办事处(属于政府部门)的经济考核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街道办事处(属于政府部门)的经济考核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区之冠,但2007年民意调查的满意率只有45.5%,综合排名倒数第一。该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们痛定思痛,一场“听民意”的大走访活动迅速展开……经过一年努力,S街道的民意考核排到了第一。

(1)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S街道办事处工作进步的原因。

(2)从哲学中人民群众的角度,分析考评领导班子为什么要增加“民意”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l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1)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4分)

(2)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4分)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5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