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四级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

C.原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D.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答案
收藏

D、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尽可能地()。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第一部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能
源法》的起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②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国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共同点:()。

A.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B.都是强调效率的提高以及污染物的减排

C.都是强调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双赢

D.都是提高所有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材料1:我国石油、天燃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会员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浪费并存

B.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C.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我国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1~123题。材料1: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十一五”期问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浪费并存

B.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C.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我国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面的思路和做法不可取的是()

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

C.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到一个经济循环中,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从 1998年起引进循环经济理论并进行试点工作,事实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较高效率的理想经济形式

B.“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相反,循环经济将以发展与生态有关的产业为主

C.“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使物资和能源在不断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以求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D.“循环经济,,从国外引进理论,但符合我国国情,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材料1:由于人们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物质控制能力的提高,纳米科技发展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2000年10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这为中国21世纪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使中国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定会为纳米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推动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摘自:《科学》材料2:人类的繁衍,使地球不堪重负,破坏性的开采使地球有限的资源几近枯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2001年被迫全民移居新西兰。人类的种种行为,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摘自金鑫:《世界问题报告》(1)分析材料1,为什么“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2)综合以上材料,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根据这段文字,对“低碳农业”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低碳农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B.“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C.“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理想目标

D.“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形式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