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噬菌体的DNA控制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

B.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外壳都含35S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DNA都不含32P

D.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

答案
收藏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DNA都不含32P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关于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为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需将T2噬菌体直接培养在含32P噬菌体培养基中

B.在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5S标记的T2噬菌体时,培养时间过长对实验现象影响不大

C.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后,在子代噬菌体中含32P和31P的子代各占一半

D.若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实验结果是上层清液的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为核酸是遗传物质提供了直接证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替代32P标记DNA

B.35S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少数带有放射性

C.T2噬菌体所有组分的合成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如果用32P、35S、15N标记T2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结构中()

A.可在DNA中找到32P、15N

B.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辽宁省阜新一中2019-2020学年调研))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T2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细菌裂解释放的T2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D.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

B.在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T2噬菌体大多数有放射性

C.在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经标记的细菌。若亲代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在细菌体内复制了3次,并全部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32P和35S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以标记噬菌体

B.含有32P、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的观点

B.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可同时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仅通过一组实验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对照方式都存在相互对照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为证明DNA和蛋白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参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将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B.若沉淀物含大量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均可导致上清液含少量放射性

D.还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与之对比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让壳体蛋白被标记

B.含35S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蛋白质附着在宿主细胞外面

C.含32P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同位素进入宿主细胞内

D.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会受实验时间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