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王昌龄《长信怨》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怨”,是一个抽象的字,而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却运用创造的想象,不言怨而怨自见,从而完成了一次艺术创造

B.诗中“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在独立时都不是创造的想象,可见《长信怨》的创作不一定用创造的想象

C.班婕妤以“团扇”自比,托物以言其志,这也是一种创造的想象

D.诗中“团扇”这一意象的使用在王昌龄诗中起于接近联想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对王昌龄《长信怨》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以上文章,回答 32~36 题。艺术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车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个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来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的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__________。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 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是设身处地地想。不但如此,寒鸦在这里是班婕妤所羡慕而又妒忌的受恩承宠者,它也许是隐喻赵飞燕。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的实例。“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语出之。(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第 32 题 填入文中“__________”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想象

B.概括

C.抽象

D.思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诗派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王昌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哪两位诗人都做过《燕歌行》一诗?()

A.李白、高适

B.高适、岑参

C.曹丕、高适

D.高适、王昌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讽喻怨刺歌或简称“怨诗”,《诗经》中的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中
讽喻怨刺歌或简称“怨诗”,《诗经》中的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中

A.《大雅》

B.《小雅》

C.《颂》

D.《国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王昌龄的诗绪密思清,以七绝见长,被誉为()。
王昌龄的诗绪密思清,以七绝见长,被誉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诗多独到见解,在文学创作中的文与质、意与势、真与假、空与实、形与神,以及“兴、观、群、怨”等等诸多重要问题上,对于传统的美学思想都有新的发挥和阐述,体现了王夫之的文学思想,收于《船山遗稿》中。()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王昌龄的诗继承了建安风骨,擅长七言绝句创作,以写边塞、从军题材最为著名,后人称他为“七绝圣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此诗“不怨而怨”,结合全诗分析这种感情。(4分)

查看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王昌龄《从军行》诗,按要求作答。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阅读王昌龄《从军行》诗,按要求作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概括这首诗的主要情感。

B写出直抒胸臆的诗句。

C写出诗中的"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暗喻意义。

D第三联诗包含了哪些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天道酬勤不酬怨”这句话的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