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海尔的崛起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海尔的崛起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机电的中国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而海尔长期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海尔的崛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

A.美国海尔人:当日的工作绝不往后拖!

1999年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到40多度,连路上也少有人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走动。一次,因运输公司驾驶员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零售部件经理丹先生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内容,哪能把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时调了回来。

B.金昌顺现在工作为何这么“顺”?

金昌顺经过培训上岗,干起了冰箱总装焊接工,他的梦想是当“海尔焊接大王”。光想当不行,更要平日好好练。怎么个练法?因为心急,刚开始金昌顺就碰了“钉子”,在一次焊接比赛中成绩不理想,便一度产生了消沉情绪。他的师傅发现了这个情况后,便开导他说:“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不要心急,工作效果如果能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师傅的话深深触动了金昌顺。从此以后,他苦练基本功,空余时间寻来一些废旧的切割管子,天天晚上进行练习。同事们说:“发现废旧管子就给小金,他这个拼劲真让人佩服!”金昌顺的焊接技术天天有提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1998年冰箱事业部举行的焊接比武中,金昌顺连续三次夺得焊接明星,并受到公司的嘉奖。

C.这位员工的上级应负什么责任?

1995年7月的一天,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项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的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这位员工作为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承担了她所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但是,从这位员工身上所反映出的质保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如何防止漏检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一责任也应该像处理这位员工这样落到实处,找到责任人。这位员工问题的背后,实际还存在着更大的隐患,毕竟当时的洗衣机有限总公司的产品开箱合格率和社会返修与第一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绝不是这位员工一个人有能力造成的,体系上的漏洞使这位员工的“偶然行为”变成了必然。既然如此,掌握全局的干部更应该承担责任在前,先检查系统保障的问题,才能使错误越来越少。根据80/20原则,这位员工的上级——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

问题:

请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海尔崛起的原因。

答案
收藏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海尔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公司之一,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海尔企业文化为基础的海尔品牌。
成功的原因有:
(1)重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①“日清”的观念,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了海尔文化中的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观。
与许多企业相比,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很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海尔集团的工作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集团唯一可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资本便是速度优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潜在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将研发、生产、销售环节的时间缩至最短。海尔的科研人员一直坚持这种观念:要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案例中提到的“工作效果如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不仅员工的技能得到了很快的提高,而且也促进了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②员工积极创新的精神,也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精神。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海尔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也是海尔集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尔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能够让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该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正是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海尔集团实施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有创新之举。“当日的工作当日完成”的“日清日高”的观念就是一大创新。
(2)重视质量管理,争创品牌,这体现了企业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对质量管理严格要求,如“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项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的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并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对不称职的员工以及管理者都要进行严格惩罚。
(3)在企业文化的功能方面体现了如下功能:①自我改造功能:组织文化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建立起全新的价值观念,从而适应组织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②激励功能:员工能够受到鼓舞,处处感到满意,有了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地为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瞄准下一个目标。金昌顺对自身的更高要求的例子,正是体现了海尔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而且使员工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念。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海尔的崛起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成长,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经历了三次大的组织变革。1984年,海尔前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成长,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经历了三次大的组织变革。

1984年,海尔前身的原有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制。海尔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只有800人,规模小,生产单一型号的冰箱产品,引进德国力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营业额348万元,资不抵债。此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冰箱短缺,市场容量很大,竞争对手少,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采取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统一指挥的优势。张瑞敏重质量(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抓效率,规范内部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为海尔的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能制组织一度在海尔的成长期起到很大作用,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在规模成长阶段,保持行政色彩,集中管理,统一指挥。但是企业做大后,这种结构就完全不适应了。企业由上到下都是行政隶属关系,一级传递一级,集团是投资决策中心,本部是经营决策中。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分厂是成本中心,班组是质量中心。结果,所有的人只面对上级,都没有面对市场,没有责任对整个过程负责,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对大规模企业灵活管理。

1992年,海尔发动了第一次组织结构大变革:海尔集团的“联合舰队”组织管理模式(现代企业集团)。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从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利用品牌和管理优势.采取“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进行扩张。为了加强控制,集团总部成立项目开发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质量认证中心。这一变革使海尔迅速成长。

1994年海尔进行了第二次组织结构大变革:事业部制。当下属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集团公司的管理成本里边际递增趋势,出现规模不经济,且风险过度集中于集团公司,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为此,海尔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造,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成立了冰箱事业发展部、冷柜事业发展部、洗衣机事业发展部、空调事业发展部、金 融事业发展部及生物工程事业发展部,形成以集团为投资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事 业分部为成本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1998年销售收入达168亿元。

1999年,海尔进行了第三次组织结构大变革: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为了与国际接轨,1999年海尔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美国建厂。为配合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采取了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

实行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是对组织结构进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变革,即在流程化的基础上,通过SST(市场链)合同实现流程间的咬合。扁平化、信息化的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管理费用,克服了“大企业病”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结构的创新必然带来企业系统功能的创新,海尔的实践证明,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达到了三个效果,即顾客零距离、资金零占用、质量零缺陷,使海尔的经营进入更高的层次,达到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讨论题:

请分析海尔集团的三次组织变革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
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 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1998年。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入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制结构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海尔的总部仍设在中国,而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同时与全球产品市场的协作优势结合起来。 如今海尔正在做的就是美国、欧盟MBA案例库的一个案例“市场链”,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完全上下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而变成市场的关系。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只对他的市场目标负责,每个人的收入只和业绩挂钩,也就是彻底的绩效主义。海尔集团有3万多人,过去集团只有一张财务报表,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损益表,一张现金流量表。现在变成3万多张,每个人1张,这意味着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主体,你对着的不是你的上级、不是你的同事,而是对着市场。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目前许多大企业正在努力学习并运用与实践)。虽然两者都以企业流程再造为实现形式,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价值链是以边际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市场链则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海尔实施“市场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SBU,也就是要把外部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综合分析海尔战略演变的历程及其阶段,可以发现一种重要的匹配关系,即企业战略与能力之间的配合。一种战略的导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战略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并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推进创造了部分条件。由此反复进行,构成一个阶梯式上升且不断放大的平台体系。

(1)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都采取了哪些战略。

(2)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请问,三种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是什么?

(3)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行为属于哪一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海尔集团在成功推出了海尔冰箱之后,利用“海尔”品牌又推出了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产品,则海尔集团采取的品牌发展模式是()。

A.产品线扩展

B.多品牌

C.品牌延伸

D.合作品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海尔公司目前在全集团的范围内实施的是既可以适应各个国家迅速反应需求,又适合全球整合需求的全球化战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海尔集团在服务革新中的“三工”是指:()。

A.工作、工资、工程

B.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

C.老员工、新员工、中层员工

D.精英员工、中层员工、普通员工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海尔集团在成功推出海尔冰箱之后,又顺势推出海尔洗衣机、电视机等新产品,使这些新产品很快进入市场。这是一种()。

A.产品线延伸策略

B.品牌延伸策略

C.多品牌策略

D.新品牌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属于中资企业的是()。

A.微软公司

B.IBM公司

C.三星集团

D.海尔集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海尔集团的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都是“海尔”牌,这表示其所用的品牌策略是?()

A.统一品牌

B.多品牌

C.分类品牌

D.联合品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海尔的柔性化制造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

海尔的柔性化制造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如今,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已经实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生产线可以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混流生产。为了使生产线的生产模式更加灵活,海尔有针对性地开发了EOS商务系统、ERP系统、JIT(Just in time)三定配送系统等六大辅助系统。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柔性制造系统,海尔不但能够实现单台电脑客户定制,还能同时生产千余种配置的电脑,而且还可以实现36小时快速交货。 在生产方式上,海尔实行大规模定制,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得生产的规模效应,针对定制的生产方式,海尔建立了柔性化制造系统(CIMS),通过柔性化制造系统,从接到定单到产品出厂,中间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电脑系统的集成管理和严格监控之下,使生产线可以实现不同型号的混流生产,同时海尔ERP系统每天准确自动地生成向生产线配送物料的BOM,通过无线扫描、红外传输等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实现定时、定量、定点的JIT三定配送。通过柔性化的制造,保证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优势。 在管理方式上,海尔在不同工序间建立以价格为纽带的市场链机制,上游工序与下游工序间签订买卖合同,上游工序根据下游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并索酬,但如果上游工序没有按下游工序的要求按时按质提交产品,则下游工序会根据合同向上游索赔。通过这种市场链机制,各工序各员工都成为自主经营体,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也根据自己创造的价值获取收益,任何部门都需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承担完全责任。 在关键资源上,海尔加强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信息化水平的建设,通过管理的信息化为市场链模式提供支撑;在合作伙伴上,市场链模式对内部市场资源及内部流程进行了整合,规定了企业与供应商、渠道商及其他企业的关系,内部市场的单位可以参与海尔内部市场的竞争,如果内部市场的上游环节无法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则下游市场可以选择通过外部市场满足其需求,即产品或服务的外购、外包,这样也会逼着内部市场各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海尔还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供应商、销售商共享网上信息,保证了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架起了海尔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和计算机网络的桥梁,将用户信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信息,以信息替代库存,强化了整个系统执行定单的能力,海尔物流成功地运用电子商务体系,大大缩短了海尔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为海尔赢得了响应市场的速度,扩大了海尔产品的市场份额。 海尔认为,用户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能带来的市场价值,所以,用户的需求所在,就是海尔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方向。面对个人消费者,海尔目前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网上销售。海尔极富个性化的创造理念,使客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享受海尔的网上制订服务,随意的组合自己需要的组件或服务。消费者可以在海尔的电子商务网站上浏览、选购、支付,然后坐在家里享受海尔快捷的配送及安装服务。 海尔集团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业绩,是和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分不开的。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海尔发动了一场管理革命:以市场链为纽带,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库存、零营运资本和(与用户)零距离”的终极目标迈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我理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有效、而对手又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东西”。他表示,把根基扎在市场上,精心培育企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是海尔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但是海尔业务的发展仍然存在着阻碍因素,例如保守的业务多元化战略。不同的业务所需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海尔在其他市场也同样一直采用它的家电经营模式。1995年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但情况并不乐观。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并曾一度退出市场;海尔手机在国内手机中也并无优势可言。至今,海尔仍在为其多元化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走多元化路线,多元化无可厚非,但海尔能否在进行多元化的同时确保多元化所必须的各种经营资源将成为关键因素。 根据案例: (1)试从组织、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海尔卓越运营的因素。 (2)试从产品、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3)海尔集团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战略业务目标? (4)对于海尔业务发展存在的阻碍因素,你有什么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当海尔集团1993年尝试进入洗衣机行业时,起初并不成功。一份公司报告指出,在某一年海尔洗衣机事业部“损失了50
0万人民币的现金,外加在一个投资项目上预期可能获得的500万人民币回报,给集团造成的总亏损达1000万元人民币。”为什么这份报告要将公司在某个投资项目上预期可能获得的收益——实际并未获得——计为公司亏损总额的一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